尼康AX/AX R共聚焦显微镜介绍
光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而相较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不断发展的高端光学显微镜在分辨率、成像深度和速度以及自动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更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近两年发布的高端光学生物显微镜新品进行盘点,包括共聚焦显微镜、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光片显微镜、全玻片扫描系统、光镊-共聚焦显微镜以及为了克服单一技术的缺陷而出现的多技术联用显微镜,带大家一起走进生命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微观技术世界。
进口篇:不断精进
蔡司作为德国百年精密光学仪器公司,其创新研发能力的确优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近一年就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包括Lattice Lightsheet 7晶格层光显微镜、Elyra 7 with Lattice SIM2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Axioscan 7和紧凑型显微镜Primostar 3。
蔡司Lattice Lightsheet 7晶格层光显微镜
Lattice Lightsheet 7晶格层光显微镜于2020年底上市,晶格光片技术来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Betizg教授发明的晶格层光显微成像技术,该技术对光进行结构化调制,使光片更薄,更长。光毒性低,可以实现长时间以亚细胞分辨率观察细胞及微小生物体的3D动态过程。
蔡司Elyra 7 with Lattice SIM2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
Elyra 7 with Lattice SIM2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高端光学显微镜产品,在2019年发布的Lattice SIM基础上进行升级迭代,属于晶格照明技术与SIM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的结合,用高光效率克服传统SIM在成像速度、深度和光毒性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关参数:
分辨率:xy 60nm,z 200nm;
成像速度:达到255fps;
可用于活细胞成像等。
蔡司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Axioscan 7
Axioscan 7是在Axio Scan.Z1基础上优化和升级,有明场、荧光、偏光和TIE反差成像多种模式,可以实现批量样品的连续扫描,在神经生物学研究、肿瘤免疫研究和组织分析中有良好应用。
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Axioscan7
奥林巴斯也推出2款新产品,分别是光片显微镜Alghα3和研究级全玻片扫描系统VS200。
奥林巴斯光片显微镜Alghα3
光片显微镜Alghα3是今年年初在中国发布的一款新产品。该产品光片显微技术来源于PhaseView公司的多向选择平面光显微成像技术(mSPIM),还使用了“聚焦扩展”专利技术。产品介绍中,技术特点包括,可实现生物样本快速原位成像,双重照明技术能够实现亚细胞分辨率成像,超薄光片照明以及可以实现更多成像物镜和电动部件的组合等。
光片显微镜Alghα3
奥林巴斯研究级全玻片扫描系统VS200
奥林巴斯研究级全玻片扫描系统VS200于2019年底上市,2020年正式在中国销售,利用明场、暗场、相衬、偏光、荧光五种成像,方式,主要用于教学、会诊、培训和科研等多种场合,可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等领域研究。
奥林巴斯研究级全玻片扫描系统VS200
在我们现在常说的超分辨显微镜之前,共聚焦显微镜属于第一代超分辨显微镜,其分辨率同样可突破衍射极限(200nm)。共聚焦显微镜面世已经超过25年,对于科研用户来说相对较为惯用。
今年4月,尼康发布了其第十代点扫描共聚焦——尼康AX/AX R共聚焦显微镜,在人工智能技术、分辨率、灵敏度和成像速度方面都有所改进。这款产品也是尼康时隔十年再次发布的该系列共聚焦显微镜,上一代产品还是A1。
在近期的展会上,笔者还看到了一款光镊荧光共聚焦显微镜——C-trap G2光镊-共聚焦联用系统。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全球首台超高分辨率光镊-共聚焦显微镜联用系统,进入中国市场不久。这款产品是集超高分辨率光镊、共聚焦显微镜(或STED超分辨显微镜)和微流控与一体的单分子操作分析系统据,用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操控,研究亚细胞结构,细胞器的力学特性、操控蛋白液滴,研究细胞相分离,将荧光-力学信号同时采集,可用于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以及对蛋白构象变化的研究。
国产篇:多点开花
基于中国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近几年有很多喜讯,国内高端显微镜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超视计HiS-SIM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
广州超视计是一家成立不足三年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11月推出HiS-SIM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该产品是自主设计和生产的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核心技术来源于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团队,曾被评为“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商业化生产并已有多家用户使用。
相关参数:
分辨率:60纳米,可辨识线粒体内嵴及其动态过程;
灵敏度:光强相比其他结构光超分辨率显微镜:1/10,比PALM/STORM超分辨显微镜:1/1000,比STED超分辨显微镜:1/400000;
成像速度:最快564Hz,可观察到囊泡分泌孔道和新中间态;
超低毒性:连续1小时1Hz成像无漂白。
SIM-ultimate转盘-结构光多模态超分辨系统是今年非常有看点的一款新品,今年7月在合肥的生物物理大会上发布,据介绍,这是国产显微镜企业和进口显微镜企业的第一款战略合作高端光学显微镜。该产品集合了是广州超视计的HiS-SIM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和奥林巴斯的Spin SR超高分辨转盘共聚焦显微系统,产品介绍显示,两款显微镜的结合,打通Spinning?Disk?Confocal、Spinning?SR、2D-SIM、TIRF-SIM等成像模式,并在各模态中全方位嵌入最新的实时重建和稀疏重建功能,联合开发跨平台硬件操控,根据各种不同的活细胞成像需求让用户来探索合适自己活细胞样本的成像流程和模式组合,让许多生命科学问题迎刃而解。“ultimate”有“终极”之意,体现了产品研发人员对其应用和功能的信心。
Multi-SIM多模态结构光超分辨智能显微镜,这款产品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上市,在一些展会上已经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且据悉已经有多台样机在生命科学研究平台进行试用。该产品的技术来源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栋研究员团队,曾获得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产品介绍显示,Multi-SIM实现了将超分辨成像实验室指标工程化为高稳定、可靠、易操作的商业产品,提供高速、长时程、超分辨活细胞成像全流程解决方案,具备多种独家研制的SIM超分辨成像模态。可为生物医学研究、临床病理,以及药物精准筛选提供五维(5-D:X-Y-Z-Time-Color) 超分辨成像解决方案。
相关参数:
2- D超分辨,84纳米(TIRF-SIM);60纳米(Nonlinear-SIM)
3- D超分辨,X-Y:100纳米;Z:320纳米
成像速度快,大视野
多模态:可以根据生物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SIM成像模态:TIRF-SIM-细胞膜;GI-SIM-细胞器;Single Slice-SIM-细胞内单一层次;Stacked Slices-SIM-细胞内多层次堆叠;3D-SIM-全细胞。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FIRM-TPM于2018年上市,目前更新到第二代,是一款头戴式双光子显微镜。该产品技术来源于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还有其他北京大学的专家参与,曾被Nature Methods 评为“2018年度方法”,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FIRM-TPM可实时记录自由行为动物的大脑神经元和树突棘活动,支持钙成像,并可在同一视野长时程反复成像。系统能够配置移动的轴向扫描模块,实现三维成像和多平面快速切换实时成像,用于脑神经回路观察;还可配置光遗传模块,对神经元和大脑神经回路活动进行精确控制。
国产共聚焦显微镜也有一些突破,笔者了解到有正在研究的技术和工程样机,也有意欲上市的成型产品。近两年已经上市的,有永新光学的NCF950共聚焦显微镜和世纪桑尼的CSIM 110共聚焦扫描成像模块。
永新光学的NCF950共聚焦显微镜于2020年底发布,据称是国内首台商业化四色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接近国际竞品水平,主要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应用。据介绍,目前该产品在国内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试用并得到良好反馈,且已经实现销售。其主要特点包括便捷的交互方式和多种操控方式;基于高灵敏度的光电倍增和稳定激光光源可得到高信噪比图像。采用高速扫描振镜,实现高达 4096x4096 的实时扫描分辨率;在扫描头、激光器、探测器和物镜方面根据用户使用体验也作了相应设计。
世纪桑尼CSIM 110共聚焦扫描成像模块早在2020年1月上市,目前已经完成多项销售。CSIM 110共聚焦扫描成像模块的创新点包括(1)光路设计更简洁,降低光信号的损失,提高模块检测灵敏度;(2)优化信号的探测类型,获得更高效的信号采集。
在国外篇最后提到的光镊技术是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技术。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的雷铭教授团队也正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雷铭团队还研发了结构光照明三维荧光显微镜、结构光照明三维彩色显微镜和结构光照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也有商业化的打算。
如今,高端光学显微镜尤其是在活细胞超分辨成像技术方面,进口产品以及国内不同团队的技术各有千秋,在被“四大家”长期统治的高端显微镜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显微镜身影,而且还有许多科研团队在投入研究更多技术。技术已然实现突破,再攻克产品商业化的难题,笔者相信,未来国产品牌在中国高端显微镜市场必将占有一席之地。